募集失败!圆信永丰旗下一只新基“折戟”,权益总监亲自“操刀”铩羽而归

  募集失败!圆信永丰旗下一只新基“折戟”,权益总监亲自“操刀”铩羽而归记者 邱利 陈锋 北京报道

  “主将”出征依旧难募,圆信永丰基金旗下一只产品发行失败。

  近日,圆信永丰基金公告称,圆信永丰兴盛混合于2024年3月18日开始募集,截至2024年6月17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因未能满足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条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值得一提的是,这只宣告募集失败的基金,属于偏股混合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为胡春霞,她现任圆信永丰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监。

  偏股新基发行失败

  公开信息显示,圆信永丰兴盛混合早在2023年9月就已获得批文,直到今年3月才启动发行,在用足了三个月的募集期之后,依旧宣告募集失败。

  在业内人士看来,权益类基金发行失败,和市场遇冷不无关系,很多新基未能吸引资金关注,募集规模达不到2亿元的发行门槛。

  三盛资本投资总监李超在接受《募集失败!圆信永丰旗下一只新基“折戟”,权益总监亲自“操刀”铩羽而归》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发行时机来看,该基金去年9月份获准发行,可能因为行情不佳才拖到今年3月份,但权益市场是在春节新年之后开始有起色,市场信心尚未恢复此前火热,投资者观望心态依然较重。另外,今年圆信永丰发生了“主力”基金经理出走事件,对于基金品牌也有一定负面影响。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向《募集失败!圆信永丰旗下一只新基“折戟”,权益总监亲自“操刀”铩羽而归》记者表示,在市场持续低迷、赚钱效应弱的背景下,基金发行举步维艰。而中小型基金公司则面临更大的挑战,因为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那些知名、信誉良好的大型基金公司,中小型基金公司缺乏品牌效应、销售渠道的支撑,难以有效地推广和销售新基金。

  权益投资部总监“挂帅”

  除了受基金发行市场大环境影响,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公司投研实力、基金经理履历及过往业绩也会对基金发行产生较大影响。

  资料显示,圆信永丰兴盛混合的拟任基金经理为胡春霞,她有着超过六年的投资经理经验,现任圆信永丰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监。数据显示,胡春霞旗下共4只基金,管理规模为38.74亿元。

  截至6月20日,除了从范妍手中接管的圆信永丰兴诺一年持有外,其余3只基金年内收益均为正,但从长期业绩来看,圆信永丰消费升级和圆信永丰多策略近三年收益率分别为-38.13%、-35.86%,她从2024年4月接手的圆信永丰兴诺一年持有和2022年9月开始管理的圆信永丰弘阳股票A任职回报均为负,分别为-2.42%和-22.20%。

  值得一提的是,圆信永丰兴诺一年持有是胡春霞从范妍手中接管的基金,范妍是圆信永丰基金“元老级”人物,也是市场上百亿级别的基金经理,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范妍旗下共有8只基金,管理规模高达170亿元,占据公司总管理规模的四成以上。

  不过,范妍在今年4月宣布离职,对于一家中小型基金公司而言,“台柱子”出走难免引发市场热议。

  《募集失败!圆信永丰旗下一只新基“折戟”,权益总监亲自“操刀”铩羽而归》记者曾在4月向圆信永丰基金发采访函,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范妍离任,并不会影响公司的投研基本盘。基金经理变更后,伴随市场环境变化,相关基金规模有所波动,属正常现象。

  业绩是支撑发行关键

  公开资料显示,圆信永丰基金成立于2014年,为“信托系”公募基金,由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与台湾永丰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合资设立,二者的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圆信永丰基金旗下共有30只产品,管理规模为356亿元,在业内排名第95位。其中,权益类基金规模占比约为四成,而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合计占比接近六成。

募集失败!圆信永丰旗下一只新基“折戟”,权益总监亲自“操刀”铩羽而归

  新基发行方面,2020年至2022年,圆信永丰基金分别成立了6只、4只和3只基金,新发产品规模分别为77.38亿元、133.90亿元和24.55亿元。而截至今年6月19日,仅成立了一只债券型基金,首募规模为3.50亿元。

  投研“老将”出走,新基发行失败,未来权益类产品如何突围,是圆信永丰基金正面临的一大问题。

  浙大城市学院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向《募集失败!圆信永丰旗下一只新基“折戟”,权益总监亲自“操刀”铩羽而归》记者分析称,品牌效应、销售渠道等方面对基金发行影响并不是绝对的,它们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基金发行的难度。对于投研能力强、业绩表现优秀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即使是中小型基金公司,也仍然有可能出“爆款”新产品。

  “基金存在的意义是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投资服务,投资研究以及绝对的收益才是核心。”李超表示,销售渠道只是打辅助,无论新基、老基都应该主打投研与收益获取能力。

  郑磊认为,基金发行失败的原因,除了和市场环境相关以外,投研能力、基金经理业绩等因素,对于新基发行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基金管理团队的信誉和过往业绩,也是影响基金发行的重要因素。对于新基金来说,应该依靠优秀的投资策略、稳定的业绩表现、良好的投研团队和深入的市场研究来吸引投资者。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flaw.cn/archives/49132.html

(0)
三木成林三木成林
上一篇 2024年6月22日
下一篇 2024年6月22日

相关推荐

  • “好人举手”第一家 稳健前行从头越

    ——访银河基金总经理史平武  繁华的陆家嘴,早晨的阳光照射下,金色的震旦大厦和黄浦江平静相对,数不清的财富故事缓缓流淌。  史平武的办公室在震旦大厦22楼,一年前,他走马上任银河基金总经理一职。今年6月,银河基金将庆祝22岁生日。巧合背后自有因缘。对于一家老

    财经知识 2024年6月3日
    86
  • 上市三年公募REITs迎来解禁潮 整体影响料有限

    记者方丽陆慧婧  首批公募REITs上市将满三年之际,原始权益人解禁潮也如约而至。  近日,多只公募REITs发布公告,首批原始权益人持有的份额将于6月21日解除限售。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解禁对市场影响有限。在当前资金利率不断下行的背景下,REITs作

    财经知识 2024年6月17日
    96
  • 超3800家上市公司分红概览:年度分红再创历史新高,红利资产底层逻辑持续强化

    年报季收官,上市公司分红情况浮出水面,在新“国九条”等重磅政策指引下,不管是分红规模、还是分红家数均创历史新高,上市公司对于投资者的回馈意识明显加强。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两市一共有超3500家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分红预案,合计派息达1.86万亿元。

    财经知识 2024年5月13日
    54
  • 国家大基金三期注册成立,大功率封装技术值得关注

    讯,日前,备受市场关注的国家大基金三期成立,资本市场对此持续反响热烈。关于大基金三期的具体投向,目前市场还未有定论。根据前两期的投资方向以及当前半导体产业链的发展现状,预计大基金三期的主要任务将是打通行业内关键的“卡脖子”环节,将更多资金和资源投向芯片、设备、第

    财经知识 2024年5月29日
    56
  • 【机构调研记录】广发基金调研福田汽车、菜百股份等3只个股(附名单)

    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6月13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广发基金近期对3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相关名单如下:  1)福田汽车(600166)(广发基金参与公司路演活动&一对一沟通)  个股亮点:福田汽车集团总经理巩月琼与美国迪捷集团(简称:TDG)总裁兼CEO

    财经知识 2024年6月14日
    64
  • 曼联给儿童提供福利,5镑就能观看足总杯决赛

    曼联给儿童提供福利,5镑就能观看足总杯决赛,04月26日讯,据报道,曼联官方给16岁以下的孩童球迷提供足总杯决赛的门票补贴。俱乐部将为观看5月25日举行的足总杯曼

    2024年4月27日
    65
  • 【机构调研记录】长盛基金调研海大集团

    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6月24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长盛基金近期对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相关名单如下:  1)海大集团(002311)(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参与公司券商策略会)  个股亮点:采取“自繁自养”和“公司+农户”两种模式,打造“猪苗饲料动保-养

    财经知识 2024年6月25日
    48
  • 告别单打独斗,雷鸣加盟正心谷成为合伙人,两大私募官宣启动整合

    记者李域 深圳报道  “奔私”两年后,雷鸣加盟由林利军创立的正心谷资本。  5月22日,正心谷资本和润时基金官宣,两家公司将于近期启动业务及人员整合工作。整合完成后,雷鸣将加入正心谷资本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浙江义乌市檀真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担任

    财经知识 2024年5月22日
    85
  • 剑指财富管理转型?华源证券拟收购中植基金 相关事宜仍待批复

    近日,华源证券拟收购北京中植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植基金”)的消息不胫而走。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相关事宜目前还在等待监管批复。  由于中植系目前处于破产清算阶段,其旗下资产的处置情况备受市场关注。而华源证券前不久刚刚完成一轮增资扩股,其收购中植

    财经知识 2024年5月24日
    56
  • 两市ETF两融余额减少3.54亿元,连续3日减少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截至6月4日,最新两市ETF两融余额为1020.83亿元,环比上一交易日减少3.54亿元,为连续3日持续减少,其间累计减少12.99亿元。具体看,ETF融资余额为918.49亿元,环比减少4.71亿元,连续3个交易日持续减少,累计减少

    财经知识 2024年6月5日
    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