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知识
-
减少偏差或增强流动性 多只ETF调整最小申赎单位
5月以来,多只ETF调整最小申赎(申购和赎回)单位,引起不少投资者的注意。业内人士分析,若是提高最小申赎单位可能是减少组合偏差;若是降低最小申赎单位可能是想要降低参与门槛,增强产品流动性。 多只ETF 调整最小申赎单位 近期,多只ETF调整最小申赎单位
-
没有一成不变的格局
虽然公募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但头部公募、中型公募与小型公募的分层形式却已基本明朗化。 经过了行业早期的野蛮生长,各类基金公司在投研竞争上的思维已明显不同。已实现规模优势并拥有巨大品牌力、覆盖广泛基金持有人的头部公募,将越来越多地强调自身投研平台对基金经理的
-
华富基金张惠、戴弘毅: 打造“低波固收+”体系化配置方案
随着国内权益市场日趋回暖,市场风险偏好逐步抬升。在债券打底带来的“稳稳幸福”基础上,今年以来红利、可转债等稳健又不失弹性的资产成为了“固收+”产品寻求收益增厚的重要方向,“固收+红利”、“固收+可转债”等热门策略纷纷应运而生。 为适应当下市场的配置需求,华
-
格林基金郑中华:以投资者体验为锚 严控净值回撤
格林宏观回报混合型基金于5月24日结束募集,拟任基金经理郑中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万物皆周期,从长期来看,资产价格都会上行;中短期而言,涉及经济周期、估值周期,需要通过各层级资产轮动,为投资者提供稳健的收益。他表示,在三层级投资循环论证的框架下,将严格遵循
-
汇丰晋信基金何喆: 重视FOF持有体验 构建高性价比资产组合
“慢慢变富”这句话并非一句简单的投教口号。至少,汇丰晋信基金已经用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证明:较长生命周期的基金产品可以为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健的持有体验。 2006年,汇丰晋信基金成立了国内首只生命周期产品——汇丰晋信2016。十年后,这只走完整个周期的产品总回报
-
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持续回暖
随着A股和港股市场今年以来逐渐回暖,不少规模较大的主动权益基金一改前两年的不佳表现,净值持续回升。张坤、朱少醒、周蔚文等“顶流”基金经理管理的规模超过百亿元的部分主动权益基金今年前五月获得正收益。其中,大成高新技术产业A、东方红启恒三年持有A等前五月收益率超过1
-
经济观察报推出系列策划报道 “中国ETF潮涌二十年”,回望,为了更好地前行
2024年,是ETF基金发展20周年。自2004年,我国境内首只ETF宣告成立,20年后的今天我国ETF市场已突破2万亿元大关。 随着市场进程的发展、监管导向的支持与政策环境改善、投资者被动投资的普及、金融科技的进步等多重因素共促,给ETF的发展创造了肥沃
-
博济医药:5月31日组织现场参观活动,平安证券、凡德私募等多家机构参与
消息,2024年6月2日博济医药(300404)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5月31日组织现场参观活动,平安证券、凡德私募、华银私募、高新科控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目前公司整体运行情况如何? 答:公司是专业的CRO服务提供商,近几年公司营收、订单
-
余额宝进入“1.5时代” 资金不离不弃为哪般
今年以来,受债券市场收益率持续下行等因素影响,公募固收类产品的收益率持续走低。近期,“国民”货币基金——天弘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率更是从年初的2.5%降至1.5%,创下年内收益水平新低。部分规模在500亿元以上的货基产品最新7日年化收益率甚至跌破1.5%。尽
-
中信保诚基金席行懿:短债配置价值不减 城投债或是主线
“不放过每一个基点”,是不少固收基金经理的座右铭。如今,债券投资越来越“内卷”已经成为市场共识,尤其是在票息收益率不高的中短债基金领域。 在这一背景下,不少中短债产品的基金经理将目光瞄向了长端品种。但近期一路狂奔的“债牛”急刹车,其中长端利率债的震荡尤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