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富基金张惠、戴弘毅: 打造“低波固收+”体系化配置方案

  随着国内权益市场日趋回暖,市场风险偏好逐步抬升。在债券打底带来的“稳稳幸福”基础上,今年以来红利、可转债等稳健又不失弹性的资产成为了“固收+”产品寻求收益增厚的重要方向,“固收+红利”、“固收+可转债”等热门策略纷纷应运而生。

  为适应当下市场的配置需求,华富基金“固收+”团队基金经理张惠、戴弘毅在接受华富基金张惠、戴弘毅: 打造“低波固收+”体系化配置方案记者专访时介绍,目前团队构建了“低波固收+”产品体系,通过类CPPI策略(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在票息保护的安全范围内对权益仓位进行动态管理,从红利策略、对冲策略、可转债增强策略三条路线出发,挖掘不同市场风格下的稳定收益。

  引入红利因子

  拥有金融、地产、消费等偏宏观领域丰富研究经历的张惠,在华富基金“固收+”团队中主要负责红利策略的开发应用及其阿尔法的挖掘。

  近年来红利资产在震荡市中持续走强,张惠认为,其背后的投资逻辑发生了重要转变。“2022年之前,红利资产的估值几乎没有抬升,主要赚的是股息上涨以及分红再投资效益增长的钱;但在2022年之后,红利资产不只赚股息的钱,还开始赚估值提升带来的收益。”

  一方面,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利率持续下行以及资产荒问题突出的阶段,红利资产凭借天然确定性的股息回报,自然受到了资金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部分优秀公司在停止无效扩张之后,通过对盈余部分进行分红依然可以维持股价,因此市场对于红利资产继续走强抱有信心。并且,今年监管层面愈发强调和重视上市公司分红,很多上市公司相比过去都大幅提升了分红比例。

  “所以,在监管倡导以及A股生态转变的双重影响下,红利资产可能慢慢会成为A股投资的新范式,红利因子也逐步被纳入到市场主流的投资策略当中。”张惠总结。

  面对众多的泛红利资产,张惠将其划分为稳态与动态两大类。其中,稳态高股息资产的特征主要是用高股息来弥补弱成长性,可以在一定的估值区间内进行交易。但随着交易加速拥挤以及估值持续上涨,稳态高股息资产的配置性价比将逐步下降。

  “所以,我们今年开始更多地捕捉动态高股息资产的配置机会。”张惠介绍,动态高股息资产主要是指目前股息率不高的核心资产,特别是盈利稳定的行业龙头,未来很有可能通过上调股息率来维持其净资产收益率(ROE)表现。并且,通过对股息率、ROE、估值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后,张惠发现,动态高股息资产的行业分布非常广泛,有助于应对当前多变的市场环境。

  构建可转债“双低增强策略”

  从宏观策略、行业研究到可转债、纯债研究,戴弘毅逐步拓展着自己大类资产配置的能力圈。由于是偏量化策略研究出身,戴弘毅负责组织搭建了“固收+”团队的类CPPI、TIPP策略框架,主要是根据债券资产票息带来的安全垫以及权益资产的风险下限,匡算出权益资产的仓位上限,追求为组合带来持续稳定的收益表现。

  此外,戴弘毅还开发了适合公司“固收+”产品的全天候策略与可转债策略。

  基于宏观分析视角,戴弘毅参考了桥水基金的全天候投资策略,结合中国市场特色,根据信用周期、货币周期、海外经济、海外通胀、全球风险等大类宏观指标的变化,从细分行业的维度构建起12种资产组合,并且运用风险平价的方式,选择整体波动率相对较小的组合进行配置。

  可转债方面,戴弘毅介绍,市场上较为主流的做法是采取“双低”策略,将可转债按照“价格+溢价率×100”由低到高排序,选择顺序前30%的个券构成“双低”资产池。但他强调,团队会在此基础上运用量化手段进行优化,构建“双低增强策略”。

  “首先,公司信评团队会协助我们进行信用筛选,从信用风险角度对个券进行‘排雷’。此外,我们还会对个券的换手率、隐含波动率、估值水平、蒙特卡洛模拟定价结果等方面进行打分,在‘双低’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并且保持组合的动态筛选。”戴弘毅详细介绍。

  在张惠看来,可转债确实是做“固收+”增厚收益较好的品种,其债性决定了向下有票息保护,向上的弹性与权益市场表现挂钩,只要市场的风险偏好有所提升,那么可转债也会随之反弹。而此前可转债价格之所以反复波动,戴弘毅认为,主要是因为市场担忧年报季可能出现企业信用风险,所以当风险解除之后,市场也就出现了明显的补涨。

  关注权益市场机会

  站在当前时点,如何对大类资产配置的性价比进行排序?张惠给出的答案是,可转债和股票可能略优于债券。

  “当前我国处于宽货币、宽信用以及经济从底部过渡到复苏的阶段,托底政策包括超长债发行、地产政策兑现等不断出现,全球经济都面临PMI向上的共振,而且股权风险溢价也处在历史低位。”综合来看,张惠判断,权益资产处于胜率提升的阶段。

  并且,伴随着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以及经济结构转型,张惠认为,中长期维度利率持续下行的逻辑还将持续,再加上保险、银行等机构端负债成本下行,机构的拥挤交易可能会导致长债利率继续下探。“所以在利率的绝对低位上,债券资产的赔率肯定没有那么高,但胜率可能依然不错。”

  此外,对于可转债类资产,虽然年报季过后出现了一波较为可观的反弹,但其整体的估值水平仍处于历史中位数水平,张惠认为,可转债目前处于赔率和胜率都相对不错的阶段。“目前可转债的价格还在不错的区间,部分较为便宜的优质标的未来较长时间内或有不错的表现。”戴弘毅表示。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flaw.cn/archives/44075.html

(0)
三木成林三木成林
上一篇 2024年6月3日
下一篇 2024年6月3日

相关推荐

  • 三态股份:国泰君安、汇添富基金等多家机构于6月14日调研我司

    消息,2024年6月14日三态股份(301558)发布公告称国泰君安、汇添富基金、嘉实基金、招商基金于2024年6月14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分区域、分平台的收入构成情况?  答:根据2023年年报数据来看,区域分布方面,欧洲收入占比36

    财经知识 2024年6月15日
    88
  • 5月16日汇添富数字生活六个月持有混合净值0.6117元,增长0.76%

    2024年5月16日消息,汇添富数字生活六个月持有混合(010557)最新净值0.6117元,增长0.76%。该基金近1个月收益率8.28%,同类排名28|96;近6个月收益率-0.59%,同类排名54|95。汇添富数字生活六个月持有混合基金成立于2020年

    财经知识 2024年5月16日
    83
  • 从数字人才紧缺,看数据要素的发展机会

    今日,《经济参考报》刊发文章《数字人才紧缺 新需求开启就业新空间》。文章称,招聘会是透视毕业生就业趋势的重要“窗口”。当前正值高校毕业季,杭州数字经济专场招聘会、北京人工智能专场招聘会、石家庄“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人才”等专场招聘会,参与招聘的企业普遍面临数字化

    财经知识 2024年5月29日
    69
  • 两大头部券商参与设立总规模逾890万亿母基金,聚焦上海三大先导产业

    7月5日,两大头部券商海通证券和国泰君安证券双双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将出资10亿元参与设立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即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母基金。据悉,三只母基金的总规模逾890万亿。  根据公告,三只母基金分别为上海国投先导集成电路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

    财经知识 2024年7月7日
    85
  • 交银施罗德基金季参平离任2只债基

    北京5月14日讯 今日,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告称,季参平因工作安排离任交银中债1-3年农发债指数(A类006745;C类006746;D类020342)、交银裕景纯债一年定期开放债券(013419)。  季参平2012年至2017年任瑞士银行外汇和利

    财经知识 2024年5月14日
    75
  • 《上市国企50强》重磅发布!市值管理潜力突出,13家公司连续15年分红,6家公司获社保基金加仓

    盘活国企更能激发市场活力,新一轮国企改革已至,《上市国企50强》新鲜出炉。  新一轮国企改革行动迎来“棋至中盘”的关键节点。今年以来,相关部门接连部署,释放出改革全力攻坚的信号,相关重点任务获得明确;其中,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全面推开备受关注。业内人士普遍认

    财经知识 2024年5月5日
    78
  • 险资投资创投基金集中度比例上限有望提高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林汉垚北京报道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政策措施》”),明确要围绕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四个环节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和管理制度。  6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改

    财经知识 2024年6月27日
    75
  • 【机构调研记录】鹏华基金闫思倩调研太阳能

    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7月2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鹏华基金近期对9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其中知名基金经理闫思倩调研了太阳能,相关名单如下:  1)湖南裕能(301358)(鹏华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个股亮点:公司主营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供货给比

    财经知识 2024年7月3日
    77
  • 年报透视长线资金布局 入市步伐不断加快

    A股2023年年报季收官,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数据也揭示出包括社保基金、险资、QFII等在内的长线资金布局情况。值得注意的是,从增持数量、增持金额、机构数量等数据来看,长线资金入市步伐正在不断加快,中长期投资力量不断壮大。  长线内资积极配置A股  整体来

    财经知识 2024年5月7日
    92
  • 最高回报近30%!原因找到了

    今年以来,QDII产品表现不俗,业绩最好的QDII产品回报接近30%,与去年业绩排名靠前的QDII多为被动指数型产品不同的是,截至目前,今年多只主动型QDII产品位居业绩排行榜前列。  今年多只海外个股的亮眼表现,“带飞”了重仓持有这些个股的相关QDII产品

    财经知识 2024年6月1日
    76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