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国际化挑战 基金行业迎难而上

  直面国际化挑战 基金行业迎难而上记者陆慧婧

  “立足本土,开拓海外”一直是公募基金国际化的目标,但无论是QDII基金出海还是开设海外子公司,发展过程都并非一帆风顺。

  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市场,基金公司要应对基础市场表现以及搭建海外销售网络等方面的挑战,布局跨境ETF还要面临地缘政治、汇率波动等诸多风险。

  经过不断探索,基金行业已建立起ETF互挂、ETF互联互通等机制,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将针对不同市场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推动ETF国际化的创新发展。

  诸多因素考验国际化进程

  基金公司的出海历程充满艰辛。2007年首批QDII基金“出海”,遇上全球金融危机,全球股指集体走弱,恒生指数出现断崖式暴跌,2008年10月27日触及10676.29点的阶段性低点,指数在一年间重挫33.4%。在这样的背景下,QDII基金净值遭遇大幅回撤。

  在“引进来”方面同样充满挑战,在海外市场推介中国产品,基金公司需要组建“接地气”的销售团队,这方面难度非常大。

  一位ETF基金经理介绍,出海难度最大的还是基础市场表现以及销售网络。“获取牌照相对容易,尤其在美国等开放市场,资管机构只要符合相关规定就可以持牌。但产品能否卖出去,需要依托本地的销售网络,而这个网络的建立对于中资基金公司来说是极为困难的。”

  “基金公司对海外市场比较陌生,布局跨境ETF可能会面临地缘政治、汇率波动等风险,这对基金公司的投研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一方面,跨境ETF受到额度限制,申购上限较低,市场热情较高时较难有足够的套利资金去平抑溢价;另一方面,跨境ETF的底层资产来自海外市场,一、二级市场的匹配度受到交易时间、汇率等因素影响,套利难度进一步加大,部分跨境产品的高溢价甚至成为一种常态。”另一位基金公司人士也谈到了推进国际化面临的多重困难。

  如何克服“国际化”难题,景顺长城ETF与创新投资部总经理汪洋认为,在研究方面,要加大对国际市场的研究力度,深入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走势、政策环境和市场特点,开发多元化的投资策略,以适应不同市场环境。这样不仅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定制化的投资解决方案,也可以优化全球资产配置、平衡风险和回报,实现投资组合的稳健增长。

  “对于国际化发展面临的风险,管理人要严格做好风险管理,包括建立和完善跨境风险评估模型、及时识别和评估国际市场风险因素等;在跨境投资管理过程中建立成熟的金融工具及策略使用体系,有效管理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以及其他市场风险;制定详细的危机应对预案,以便在面对国际市场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汪洋说。

  通过竞争不断提升综合实力

  全球市场竞争激烈,如何在竞争中体现出优势,考验着基金公司的综合能力。

  华安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助理总监倪斌坦言,ETF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多家基金公司围绕同一标的布局ETF产品的现象屡见不鲜。但他认为,这种竞争关系对于资本市场、投资者、基金公司而言是有利的,因为这种竞争可以提高升投资者对于ETF投资方式的认知度,推动投教服务质量的提升,从而提高基金的管理水平。

  “基金公司需要积极参与竞争,不断精进自身的综合实力,更好地服务资本市场和广大投资者,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在全球ETF市场中,我们也希望与各家基金公司一道,不断推动ETF国际化的创新发展,助力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倪斌说。

  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兼投资总监赵云阳认为,进军全球ETF市场,基金公司需要在产品创新、市场覆盖、客户服务等方面展开竞争,同时也要协力合作,共同推动国内市场发展成熟。“我们会持续进行产品创新与差异化布局,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形象,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覆盖全球的多元化产品线。”

  汪洋将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定义为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在他看来,健康的竞争能够推动行业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他强调,景顺长城基金愿意寻求与其他市场参与者的合作机会,共同推动ETF市场发展。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良性的竞争有助于激发行业的创新活力、构建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目前,国内ETF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不再是简单的组合管理,而是要承担更加综合的框架性业务。作为基金管理人,必须把生态里的所有参与方都结合起来,做好理解、沟通和研究工作,实现对内对外的有效输出。在公募被动投资业务激烈竞争的当下,想要站稳脚跟,基金公司不但要打磨好工具,还要告诉投资者工具的组成和使用方法,提供全周期的指数投资解决方案。”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谈道。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flaw.cn/archives/48015.html

(0)
三木成林三木成林
上一篇 2024年6月17日
下一篇 2024年6月17日

相关推荐

  • 五月份近半数基民开始赚钱?也有基金亏损超30%

    刚过去的五月份,A股在调整中结束,沪指重回3100点下方。市场风格也再次转变,低估值、高分红的红利风格成为主流。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两极分化依旧严重,首尾业绩差距超过60个百分点。  不过,一个明显的转变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募产品开始取得正收益,越来越多的基

    财经知识 2024年6月1日
    105
  • 【机构调研记录】万家基金调研南大光电、兴蓉环境

    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6月20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万家基金近期对2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相关名单如下:  1)南大光电(300346)(万家基金参与公司现场参观&机构投资者走进上市公司活动)  个股亮点:公司研发的ArF光刻胶是芯片制造领域的重要关键材料

    财经知识 2024年6月21日
    68
  • 东方红锦丰优选两年定开混合近一周下跌0.15%

    2024年6月2日消息,东方红锦丰优选两年定开混合(010700)最新净值0.9514元,该基金近一周收益率-0.15%,近3个月收益率1.39%,今年来收益率-0.04%。  东方红锦丰优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成立于2021年1月22日,基金经理胡伟、高德勇,截至

    财经知识 2024年6月2日
    72
  • 回暖!超1400亿

    新基金发行市场保持热度,4月基金发行数量超百只,发行份额再次超过千亿关口。此外,4月提前结募的基金产品数量较3月有所增加,达52只。五一小长假后,还有100只新基金“同台竞技”。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尽管4月债市出现调整,但债券基金“吸金”效应仍在持续,权益

    财经知识 2024年5月5日
    68
  • 悦安新材:招商证券、恒生前海基金等多家机构于6月25日调研我司

    消息,2024年6月27日悦安新材(688786)发布公告称招商证券、恒生前海基金、北京拾贝投资、胤胜资产、大家资产、永禾投资、东方证券、中信证券、华源证券、中信建投(601066)基金、国泰君安证券、诺安基金、融通基金、长盛基金于2024年6月25日调研我

    财经知识 2024年6月28日
    77
  • 中信保诚基金席行懿:短债配置价值不减 城投债或是主线

    “不放过每一个基点”,是不少固收基金经理的座右铭。如今,债券投资越来越“内卷”已经成为市场共识,尤其是在票息收益率不高的中短债基金领域。  在这一背景下,不少中短债产品的基金经理将目光瞄向了长端品种。但近期一路狂奔的“债牛”急刹车,其中长端利率债的震荡尤为明

    财经知识 2024年6月3日
    70
  • 海信家电:拟出资3.4亿元参与设立产业基金

    海信家电(000921)5月10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作为有限合伙人共同出资发起设立青岛奥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基金认缴出资额共计人民币10亿元,其中,公司认缴出资额为3.4亿元,占本基金份额的34%,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基金主要投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制

    财经知识 2024年5月10日
    69
  • 揭竿四起是指什么生肖,精选解释落实

    揭竿四起指的是生肖牛、生肖猴、生肖蛇。揭竿四起在十二生肖中代…

    财经知识 2024年3月16日
    106
  • 【机构调研记录】鑫元基金调研上海沿浦

    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7月2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鑫元基金近期对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相关名单如下:  1)上海沿浦(605128)(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电话会议&券商策略会)  个股亮点:沿浦转债(111008)于2022-11-

    财经知识 2024年7月3日
    74
  • 走出去”“引进来”并举 ETF更具“国际范儿

    记者方丽  近一阶段,ETF市场“国际范”十足:跟踪创业板50指数的ETF首次进入欧洲市场,为海外投资者带来布局中国资产的机会;国内首批沙特ETF获批,国内投资者获得投资全球市场的新工具。  “走出去”和“引进来”不断深入,ETF国际化持续加速。在业内人士看

    财经知识 2024年6月17日
    78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